送教上門志愿服務活動在我校開展也有好幾年的時間了,送教對象是重度殘疾兒童,孩子們由于身體原因不能正常進校學習和康復訓練,所以學校特別安排了集教育教學、康復指導一體的送教上門志愿服務活動,讓每一個殘障孩子都能得到學校的關愛是我校送教上門志愿服務活動的根本宗旨。
阻斷老師和學生面對面送教的三年疫情終于散去,本學期送教上門志愿服務活動的啟動恰逢3月溫暖的春風,伴隨著學雷鋒活動月的腳步,我們一行三人于今年的3月2日第一次遠赴156公里之外的沂源縣中莊鎮(zhèn)中莊村開展了為期一天的送教上門志愿服務活動。
頭腦層面對送教上門效果的不確定性到確定性的跨越,源于身體力行的百里穿越,網(wǎng)絡發(fā)達的今天,雖然以電磁波的光速可以相識世界每一個角落和我一樣的生命,但是實地的長途跋涉卻能恒久留存彼此的記憶,感受身體邊界之外的他鄉(xiāng)風景和生活。風霜十幾年吹過卻依然笑容洋溢臉龐的學生家長接待了我們,七拐八繞地一路引導我們到了他的家。沒有圍墻的院子闖入眼簾,粗壯的三十年樹齡的蘋果樹鋪滿堂屋右側的一大片土地,雪白的七八只羊兒在堂屋門前偏右一點兒的地方安靜的吃著食物,還有一只米黃色的、可愛的狗安靜的看著它從來沒有見過的我們,眼神中盡是流露出好奇和友善的光。
穿過院子,直通堂屋,屋里光線略顯昏暗,但我的身體感覺很舒服,沒有一絲違和感。一個穿大花棉襖的孩子直接映入眼簾,安靜地坐在火苗正旺的爐子旁邊,見到我們來了就問老師好。孩子已然變了我記憶中的模樣,臉瘦了許多,也蒼白了許多,沒有了我記憶中健康的紅潤神采。與孩子父母了解孩子在家具體情況、介紹教育教學和康復技能與方法后,我們按照事先準備好的計劃開始給孩子輸出學校的關愛和社會的福澤。
我們給孩子試穿新的運動服,指導孩子進行盲文書本的觸摸閱讀,教孩子使用小兔造型的音箱,訓練孩子的左右手擺動,站立行走推圓環(huán)。雖然由于身體的限制,孩子不能比較好的完成所教授的內(nèi)容,但是家長和孩子卻能感受到學校送教上門志愿服務活動濃濃的愛意和溫暖,同時我們參與送教上門志愿服務活動的老師們也能感受到同頻的愛意和溫暖。
實踐出真知,體驗層面的實踐感知永遠高于單純頭腦層面的苦苦思索,期待下一次的送教上門,到時候應該就是蘋果花開滿園的樣子。